1,894
个编辑
更改
无编辑摘要
除了修理淮河,1960年动工的“人工天河”, 国际上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红旗渠无疑是新中国前三十年的又一次壮举。红旗渠的建成,彻底改善了林州人民靠天等雨的恶劣生存环境,解决了56.7万人和37万头家畜吃水问题,54万亩耕地得到灌溉,粮食亩产由100公斤增加到1991年的476.3公斤。被林州人民称为“生命渠”、“幸福渠”。<br>
[[文件:Jq2.jpeg]]
红旗渠工程于1960年2月动工,至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历时近十年。该工程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红旗渠总干渠全长70.6公里,干渠支渠分布全市乡镇。据计算,如把这些土石垒筑成高2米,宽3米的墙,可纵贯祖国南北,绕行北京,把广州与哈尔滨连接起来。<br>
淮河的治理、红旗渠的建成,或许,并不体现在GDP里,但历史会铭记。那是一种足以让后人敬仰的无上成就,成就属于毛泽东,属于毛泽东领导下的战天斗地也感天动地的中国人民,无论何时,我们不应忘记,也不能忘记!
修理淮河、建成红旗渠,只是新中国前三十年大力兴修水利的一个缩影。我们不妨就以当年深受淮河泛滥之苦的安徽省的水利建设为例,来简要说明一下新中国前三十年的巨大成就。<br>
[[文件:Jq3.jpeg]]
新中国前三十年大量水库的建设为改善生态环境和灌溉条件创造了有利条件,为农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中,一些水库如今更是成了著名的旅游景点,例如1958年竣工的辽宁抚顺的大伙房水库曾让朱德赞叹:“南有苏杭,北有大伙房”。一个大伙房水库竟然能赢得朱德的如此赞誉,果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啊。<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