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个编辑
更改
无编辑摘要
我过去八年所测试的约两百位十三岁以下的小朋友,有九五%以上具有这种观想能力,然而到了高中以后,这种能力似乎就渐渐消失了。这与1980年浙江大学发现手指识字能力绝大多数出现在七到十三岁的小孩身上类似。为什么推论小朋友如果具有观想能力,才有可能发展出手指识字的能力呢? 主要是有手指识字功能的小朋友都会主动说出看到数字在脑中出现,或是脑中出现屏幕,字在屏幕出现。屏幕所显现的是一个内在的世界,与观想出现的世界很类似。而西方的超心理学在练习超感官知觉能力时,也是在练习观想能力。
===1-7 艺术家的观想能力不容小觑===
成人里也有少数具有观想能力的人,最让人感到兴趣的是艺术家,尤其是美术家几乎个个都有观想能力,建筑师似乎也有此种倾向。也就是对图画很敏感的人、很会画画的人,似乎都具有这种能力。对他们而言,这种能力是与生俱来的,所以总以为大家都一样,一旦知道别人没有这样的能力,反而感到惊讶万分。我常常在公开演讲中要听众们试试有没有观想能力,有趣的是,举手表示有能力的人,往往下是美术家,就是很会画画的人。我想自己画画很差,怎么画都不大对,大概就是没有观想能力,无法在脑中构思景物,然后呈现在纸上吧。所谓胸(脑)有成竹,一挥而就啊!
2004年三月,美国当代艺术盛会“惠特尼”双年展在纽约开幕,108位参展者中,唯一的亚裔艺术家李明维先生发表了“灵媒计划”,他邀请了六位艺术专业经理人参加。特殊的是这六位女性都是灵媒,他藉由在展览现场摆摊算命的场景,对近代注重理性与专业知识的现象进行观念的嘲讽。李先生指出一般人大都赋予艺术工作者极高的专业形象,鲜少想到他们可能具有超感应的一面,因此特别规划了这“灵媒计划”,六位参与者都很兴奋自己另一面特质得以呈现。李先生的观察和我近十年的经验完全契合,看到这项报导时真是高兴,奸像遇到了知音一样。
部分音乐家也有这样的能力,或者是梦中学音乐,像音乐神童莫札特曾说他的作品是记录自梦境听到的音乐,德国浪漫乐派作曲家舒曼也不只一次在梦境中接受音乐之父巴哈的音乐启发。或者是音乐中会产生视觉幻象,我曾经遇到一位南管专家,音乐一起,他脑中就会出现风景流水的画面,随着音乐的流转,画面也跟着变化。以前在书上看到伯牙、钟子期的故事,说伯牙弹琴时心里想着高山流水,钟子期都能完全知道,一直以为只是一种比喻的说法,现在才知道他们是真的可以在天眼里神游高山流水,而且应该还是两人同游呢!这样的知音真的太难寻了,怪不得子期一走,伯牙就觉得弹琴无味。
二十世纪初期住在慕尼黑的俄藉画家康丁斯基(Wassily Kandinsky)在Concerning the Spiritual in Art书中曾经探讨单纯颜色的心理效应,并且把颜色与乐器对人类心理的影响做类此,像是鲜红色模拟喇叭等等,尝试创作出所谓的色彩音乐作品,希望以此达到心灵交流的目的。以后大家看他的画可要用心聆听,才不辜负他的一番苦心。
我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伯牙的音乐中有风景,而康丁斯基的作品是画中有音乐,看来眼、耳、鼻、舌、身、意之间的交流互用,并不是b那么不可思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