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19
个编辑
更改
无编辑摘要
<font size="4">
[[玛蒂娜·罗斯布拉特]]在 《虚拟人》一书中最后说:“在网络意识来到之前,我们有10~20年的实践机会(注:从该书出版的2016年算起)。让我们充分利用这段时间,为虚拟人进行准备,并让人类的人权更加完善。当我们做到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他人,并'''将这一美德普及至世间各处时,我们就为明日世界做了最好的准备'''。在那个新世界中,思维克隆人和网络人都将急切地把自己视作初来乍到的人类。如果我们将那种美德放在今天来实践,并铭记意识高于物质,那我们回应它们的,将是欢迎和尊重。” <br>
形成虚拟人的虚拟素材是每个人各自的“[[思维文件]]”,即已经电子化的个人信息,这些个人信息目前在虚拟世界里是分散的,分散于网络上的日志、文章、诗词、邮件、视频、录音、论坛帖子、微信群里的对话,以及我们在各种生产、商业、医疗、银行、移动通信等系统中的数据。很多虚拟信息还很不完整,有的还只是在人的记忆中,还没有记录到虚拟世界。有的则分散于尚未进入网络的各个机构的数据库中,或分散于个人的电脑、手机以及光盘载体中,或存在于纸质的书稿中,这些弥散的信息只有通过聚合才能形成虚拟人。<br>
每个人在互联网上的活动空间很宽,在各个网站中存在不同形式的个人资料信息。但很多的网站并不许诺永久保存用户的资料信息,不但没有设法保存用户的信息,甚至删除也不告诉你一声。一些很大型的公司说没就没,比如当年的雅虎中国,早期的互联网网民,很多的喜欢在雅虎网上冲浪。可是后来雅虎中国关闭了,邮箱部分转到了阿里云邮箱,但和邮箱在一起的备忘录没有转过去,博客文章和论坛帖子则全部消失得无影无踪。目前绝大多数的互联网公司都是建立在市场竞争的前提下,一切以获取利润为目的,这些公司中的很大部分将会随着市场经济的竞争或社会的进步像雅虎中国一样消失。<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