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77
个编辑
更改
无编辑摘要
{{4}}
1972年12月下旬,我所服役的广东省军区又一次组织了下属单位的九位官兵,到驻守在中英街上的广东省军区守备六团十三连实地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我们要与十三连的官兵们同训练、共执勤十天。十三连在1964年被中央军委授予“红色前哨连"光荣称号。十三连改编为武警十三中队后,于1996年又被中央军委授予“沙头角模范中队”,是全军学习的楷模。<br>
1972年的最后一天,也是我们向十三连学习的最后一天。早晨,连长命令二班长带领我在下午三点至五点站中英街上三号界碑的固定哨。连长特别命令道:“站好岗、保平安!"。三号界碑是中英街上最重要的哨位之一,它正对着港方人员通往中英街唯一一条必经的通道上。此处也是边境情况的多发地,曾多次发生过两军对峙及一些磨擦。眼下因新年元旦临近,我边防部队己进入“节日防护期”(相当于三级战备),所以有必要在三号界碑处布防双岗固定哨。此固定哨要求有执勤经历丰富的党员老兵或者是副班长、班长一级的带岗;被带岗的哨兵要求身高1.7米以上、相貌端庄、军姿挺拔,立正军姿可达三小时,以扬我军威。我当时己经是党员班长,身高1.74米,立正军姿己超过三小时。连长选中了我,要二班长带我上岗这是对我最大的信任,我内心很是激动。因为,我来中英街执勤己经第九天了,只有在巡逻时才经过三号界碑却从未在此站过固定哨,十三连的战士也以站过三号界碑的固定哨为荣耀,这也是我到十三连以来梦寐以求的。上岗前,二班长还把如何处置哨位上的各种意外情况又详细地向我交代了一遍。<br>
三点五分,对方看到我们今天加了双岗固定哨也匆匆派来一高一矮两名港警。他们在英界与我们相距约三米的地方也并排立正站好了。顿时,三号界碑周围的气氛紧张了起来,双方短兵相接大有一触即发之势,胆小的边民们也都赶紧离开此地在远处谨慎地观望着。此时,只有双方冷峻的目光在对视着,无声的对峙开始了。我心想,对峙吧,谁先动一动谁就是孬种!就凭着我以往几天巡逻时看到港警(有时也有英军)的懒散样,就知道他们缺乏严格的训练。他们的军事素质绝对比不上我们这支作风过硬、战斗意志顽强,享誉全军的"红色前哨连”。此刻,连长的命令:战好岗,保平安!仿佛又在我的耳边响起。<br>
——深圳华强北福强社区退役老兵:孙东海 2021年5月10日于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