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佛教起源再思考:佛教是中华文化的出口转内销

添加20字节, 2019年3月7日 (四) 13:35
无编辑摘要
[[文件:Jp9.jpeg]]
图2,是一把玉牙璋,其形状与常见牙璋一样,所不同的是,在此牙璋的顶端分叉处,雕凿一个双腿盘座在莲花上的和尚(佛教徒),右手五指拼拢,垂直向上指天,左手手心上放置了一只器物,人物神采奕奕,双目炯炯有神,整个牙璋长69cm(其中,和尚高13cm),分叉处宽12cm ,下部柄处宽9.8cm,厚度约0.3cm,其材料为透闪石玉,即龙溪玉。牙璋乃古人祭天之用,为何在其分叉之处雕凿了一个盘腿座在莲花上的和尚(佛教徒)呢?足见牙璋在古蜀国除了祭天、祭地、祭祖先外,其另一种功能可能是祭佛,若如此,则古蜀国佛教之流行可见一斑,当时人们对佛教的虔诚与崇敬之情可想而知。
[[文件:Jp10.jpeg]]
图3是一件双面人玉头,其十分稀奇之处是:一面是头上有发结的古蜀国僧人,这说明古蜀国当时有信佛教的佛教徒(僧人),他们把头发梳成发结以似与一般古蜀国人有别。另一面是普通的古蜀国人,头戴“V”字形帽。这件玉器充分说明,当时古蜀国的佛教十分盛行,信佛教人众多,他们和睦相处,共同生活在一个和睦、友好的大家庭里。
1,894
个编辑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