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和他的那個時代 吳曉南”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通约智库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创建页面,内容为“ 父亲和他的那个时代 《吴南生和他的那个时代》 香港天地图书出版 (下篇 28...”)
 
第1行: 第1行:
                  父亲和他的那个时代                                             《吴南生和他的那个时代》 香港天地图书出版 (下篇 28-1)
+
{{4}}'''父亲和他的那个时代'''
  想起父亲,总觉得自己作为一个儿子,其实没有办法归纳他的人 生。根底上说,这是父亲一贯的想法,他说,“后辈写前人总有夸大, 就算是真实,看的人总是疑心。别人要写,是别人的事。后人写,倒 还不如不写。”他的说法当然是对的。我们现在看到的回忆文章,不 管是亲人写,战友写,朋友写,还是下属的回忆,下笔的总是丰功伟 绩,过五关斩六将。到底是不是有丰功伟绩?是的话,参与的是否仅 仅是这个丰功伟绩的一个小小的部分?这一部分是怎样构成的?是 以什么模式嵌合进历史事件?更不用说过程中的冲突,脑海里的思考, 决定的形成,诸如此类,所有这些都不曾进入我们看过的回忆。另一 个角度,当带头大哥带错了路,这支队伍里的人又会怎样?这一方面 的回忆更如明月当空,清光照人,一夕如环,夕夕如玦。 二零零四年夏,我回广州。母亲好些年来都怂恿我和父亲多谈谈, 把他的历史留下来。我屡次提起,父亲总是说,有什么好写的?现在 太多人写,有人还出文集,我看过的,没一本有意思,不过是浪费纸 张罢了。后来,父亲病了一场,住在医院,孩子们轮流守护。病房的 柜子里有一张支架折床,晚上,轮到守夜的便把折床从柜子里拿出来, 在父亲病床的下方张开铺好,然后熄灯分别睡下。一天晚上,他睡 下有十来分钟了,躺在床上,突然却发声道,“这回出院,差不多就 到我的生日了,我把我的一些事说给你听,你记下来。” 我还没睡着,欠起了半身,见他平躺着,眼睛望着天花板,便重 躺下,应了声,“好。” 父亲出院了,到了他生日的前一天,我一提他就答应了,还约好 第二天。他说他会专门留下时间来谈。后来就有了《塞北江南》那份 记录。父亲有“后人写,倒还不如不写。”的说法,父亲既然这样劝告了,道理上我可以不写。但不写,又颇可惜。因为父亲的回忆是从亲 历者的角度出发的,焦距近,事件具体。而后人叙述,既可大光圈虚 化背景,也可以长焦透视,尽显纵深,距离拉开之后,自有其叙述优 胜之处。再说了,父亲那一辈人有很多事情他们不愿说,而我却愿意 挖地三尺,而我确实也挖出了一些东西。考虑再三,还是写,但我自 当以实事求是,一字一句,不夸大,不违真的原则自律。 对于我来说,写我的父亲更重要的其实是如何表述父亲那一代人 所处的时代。共产党表述自身历史的标准讲法几十年一变,代代新颖, 而我更愿意将我父亲置于坚实的土地上。凡是历史其实都是当代人从 自己视角出发的眺望。我来写,我当保证的是父亲怎么说,我自己怎么看,一是一,二是二,不将两者混淆。这是我动手写这篇纪念我父 亲文字时给自己定下的原则,写之前先在这儿说明一下。
+
 
 +
《吴南生和他的那个时代》 香港天地图书出版 (下篇 28-1)
 +
 
 +
  想起父亲,总觉得自己作为一个儿子,其实没有办法归纳他的人 生。根底上说,这是父亲一贯的想法,他说,“后辈写前人总有夸大, 就算是真实,看的人总是疑心。别人要写,是别人的事。后人写,倒 还不如不写。”他的说法当然是对的。我们现在看到的回忆文章,不 管是亲人写,战友写,朋友写,还是下属的回忆,下笔的总是丰功伟 绩,过五关斩六将。到底是不是有丰功伟绩?是的话,参与的是否仅 仅是这个丰功伟绩的一个小小的部分?这一部分是怎样构成的?是 以什么模式嵌合进历史事件?更不用说过程中的冲突,脑海里的思考, 决定的形成,诸如此类,所有这些都不曾进入我们看过的回忆。另一 个角度,当带头大哥带错了路,这支队伍里的人又会怎样?这一方面 的回忆更如明月当空,清光照人,一夕如环,夕夕如玦。 二零零四年夏,我回广州。母亲好些年来都怂恿我和父亲多谈谈, 把他的历史留下来。我屡次提起,父亲总是说,有什么好写的?现在 太多人写,有人还出文集,我看过的,没一本有意思,不过是浪费纸 张罢了。后来,父亲病了一场,住在医院,孩子们轮流守护。病房的 柜子里有一张支架折床,晚上,轮到守夜的便把折床从柜子里拿出来, 在父亲病床的下方张开铺好,然后熄灯分别睡下。一天晚上,他睡 下有十来分钟了,躺在床上,突然却发声道,“这回出院,差不多就 到我的生日了,我把我的一些事说给你听,你记下来。” 我还没睡着,欠起了半身,见他平躺着,眼睛望着天花板,便重 躺下,应了声,“好。” 父亲出院了,到了他生日的前一天,我一提他就答应了,还约好 第二天。他说他会专门留下时间来谈。后来就有了《塞北江南》那份 记录。父亲有“后人写,倒还不如不写。”的说法,父亲既然这样劝告了,道理上我可以不写。但不写,又颇可惜。因为父亲的回忆是从亲 历者的角度出发的,焦距近,事件具体。而后人叙述,既可大光圈虚 化背景,也可以长焦透视,尽显纵深,距离拉开之后,自有其叙述优 胜之处。再说了,父亲那一辈人有很多事情他们不愿说,而我却愿意 挖地三尺,而我确实也挖出了一些东西。考虑再三,还是写,但我自 当以实事求是,一字一句,不夸大,不违真的原则自律。 对于我来说,写我的父亲更重要的其实是如何表述父亲那一代人 所处的时代。共产党表述自身历史的标准讲法几十年一变,代代新颖, 而我更愿意将我父亲置于坚实的土地上。凡是历史其实都是当代人从 自己视角出发的眺望。我来写,我当保证的是父亲怎么说,我自己怎么看,一是一,二是二,不将两者混淆。这是我动手写这篇纪念我父 亲文字时给自己定下的原则,写之前先在这儿说明一下。

2021年6月5日 (六) 01:42的版本

父亲和他的那个时代

《吴南生和他的那个时代》 香港天地图书出版 (下篇 28-1)

  想起父亲,总觉得自己作为一个儿子,其实没有办法归纳他的人 生。根底上说,这是父亲一贯的想法,他说,“后辈写前人总有夸大, 就算是真实,看的人总是疑心。别人要写,是别人的事。后人写,倒 还不如不写。”他的说法当然是对的。我们现在看到的回忆文章,不 管是亲人写,战友写,朋友写,还是下属的回忆,下笔的总是丰功伟 绩,过五关斩六将。到底是不是有丰功伟绩?是的话,参与的是否仅 仅是这个丰功伟绩的一个小小的部分?这一部分是怎样构成的?是 以什么模式嵌合进历史事件?更不用说过程中的冲突,脑海里的思考, 决定的形成,诸如此类,所有这些都不曾进入我们看过的回忆。另一 个角度,当带头大哥带错了路,这支队伍里的人又会怎样?这一方面 的回忆更如明月当空,清光照人,一夕如环,夕夕如玦。 二零零四年夏,我回广州。母亲好些年来都怂恿我和父亲多谈谈, 把他的历史留下来。我屡次提起,父亲总是说,有什么好写的?现在 太多人写,有人还出文集,我看过的,没一本有意思,不过是浪费纸 张罢了。后来,父亲病了一场,住在医院,孩子们轮流守护。病房的 柜子里有一张支架折床,晚上,轮到守夜的便把折床从柜子里拿出来, 在父亲病床的下方张开铺好,然后熄灯分别睡下。一天晚上,他睡 下有十来分钟了,躺在床上,突然却发声道,“这回出院,差不多就 到我的生日了,我把我的一些事说给你听,你记下来。” 我还没睡着,欠起了半身,见他平躺着,眼睛望着天花板,便重 躺下,应了声,“好。” 父亲出院了,到了他生日的前一天,我一提他就答应了,还约好 第二天。他说他会专门留下时间来谈。后来就有了《塞北江南》那份 记录。父亲有“后人写,倒还不如不写。”的说法,父亲既然这样劝告了,道理上我可以不写。但不写,又颇可惜。因为父亲的回忆是从亲 历者的角度出发的,焦距近,事件具体。而后人叙述,既可大光圈虚 化背景,也可以长焦透视,尽显纵深,距离拉开之后,自有其叙述优 胜之处。再说了,父亲那一辈人有很多事情他们不愿说,而我却愿意 挖地三尺,而我确实也挖出了一些东西。考虑再三,还是写,但我自 当以实事求是,一字一句,不夸大,不违真的原则自律。 对于我来说,写我的父亲更重要的其实是如何表述父亲那一代人 所处的时代。共产党表述自身历史的标准讲法几十年一变,代代新颖, 而我更愿意将我父亲置于坚实的土地上。凡是历史其实都是当代人从 自己视角出发的眺望。我来写,我当保证的是父亲怎么说,我自己怎么看,一是一,二是二,不将两者混淆。这是我动手写这篇纪念我父 亲文字时给自己定下的原则,写之前先在这儿说明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