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如何组织互联网松散人员做成目标明确的一件事”的源代码
←
如何组织互联网松散人员做成目标明确的一件事
跳转至:
导航
、
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5}} [[用户:麻辣小龙虾|麻辣小龙虾]]: <br> 目前寻找大同参与者,都是通过互联网宣传来找人的。互联网是个大林子,什么鸟都有,找到的人虽然至少在表面上希望改变自己改变环境,建设大同,但是各自的想法和做法都是各种各样,大都是谁不服谁的。那么,如何把散沙的参与者组织起来呢? <br> 也许很多人会想到,通过农场提供优惠产品、大家集资来赚钱、收取会员费等方法。但是,这些方法和资本的做法,没有什么差别。资本方有钱有人,还能大把烧钱。大同如果把赚钱放首位,必定不行的。很多人也会想到,我赚钱了可以给穷苦人优惠,资助穷苦人做慈善,就可以团结很多人。但是,资本一样可以慈善。另外,俗话说,救急不救穷,授之与渔,佛渡有缘人,自救者人恒救之,升米恩斗米仇。单方面付出在贪婪懒惰的人上得不到好报。所以,这两个方法都不是首位的。 <br> 在这里,我提一个能做为首位的想法,合作共赢+助人者获利。合作共赢就是互相借助参与者的技能、知识、资源、资金来赚钱或者学习、解决各自遇到的问题。农场来举例,农场出售5元一斤的大米,参与者通过提供给农场资金来投资,或者提供给农场软件开发技能开发交易平台,或者提供其他技能做产品宣传设计,来从农场获取积分。或者向其他参与者提供资源、技能获取积分之后,可以用积分换取农场大米的优惠,最低优惠到成本价比如1.4元一斤。积分是衡量和区分,单纯商业交易和互助交易的。 <br> 参与互助经济,对组织有好处 就应该获得奖励。单纯的商业交易没有奖励。为了减少交易成本,互助就成为参与者的基本需求,与某主义的劳动成为需求是一致的,要打破大钱吃小钱,小钱吃人的链条。形成无善者行善,小善积大善的良性发展。在此规则下单方面付出的慈善因没有互助因素而得不得到奖励,有人会觉得这样是不对的,行善已经不求回报了,不应该表扬他们的这种行为吗。但大多数人的道德水平是平庸的,假设这样情况,某地受灾,当地通过发行债券方式,承诺收到的捐款捐物都会按利息返回,人们帮助的动力和效果又会如何呢?对于不求回报的慈善,既然他们要的就是不求回报,那就别给回报了^_^。要知道还有些渣渣会说,这些慈善不过是沽名钓誉等等,不表扬也能避免给他们招黑,是一种保护,也符合他们做好事不留名的内在需求。 <br> 参与者在通过互助减少成本的激励下,建立多种互相依赖的关系,能够形成良好的互助文化互助氛围。多个参与者之间由于松散或紧密的互助关系,自组织形成多个小团体。小团体通过互助,又可以灵活的形成中等、大、巨大团体,这样,参与者就可以被组织起来了。这时候,大团体之间就可以通过合作共赢,制定明确目标,组织大部分参与者完成一件事。这种组织方式和众多脑细胞形成一个行为是相似的,其中没有哪个人或小团体是权力最高者,也没有谁来做统一的分配再分配,全部是参与者们自组织来完成。也不会象严密组织那种情况,因为一小撮决策者的错误行为导致组织的崩溃解体,也没有派别内斗,也不需要代代圣明领导人来带领参与者。 <br> 这个权力完全摊开摊平的做法,是大资本和严密组织学不来的。还能通过平摊防止因权力集中形成的腐败。灵活自组织规则下,劳方不受限于固定的资方,劳资关系也会变得平等。比如让员工参股分红,切实采纳员工发言参与管理的有互助性质劳资关系,就比单纯交易只发工资的劳资关系更能吸引优秀人才。只要还有人坚持合作共赢+助人者获利的理念,自救者人恒救之,就能一直持续和发展下去。
该页面使用的模板:
模板:5
(
查看源代码
)
返回至
如何组织互联网松散人员做成目标明确的一件事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登录
名字空间
页面
讨论
变种
视图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社区主页
新闻动态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帮助
华师附中老三届
站群链接
社友网(sn)
产品百科(cpwiki)
产品与服务(sn)
社区支持农业(sn)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