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院附中红卫兵评传:附中文革初期
六、附中文革初期
文革与文革前的时间节点在1966年《516通知》。5.16以前已经有批判《海瑞罢官》,批判“三家村”的文艺批判活动。这时的评判仍然局限在意识形态范畴,在5.16后才出现“触及灵魂”实际触及肉体的全民运动。以我的经历划分,文革开始的时间点从北大聂元梓5.25大字报开始,6.1毛泽东在杭州批示,“此文可由新华社全文广播,在全国各报刊发表”。6.24——7.27清华附中红卫兵三论《无产阶级的革命造反精神万岁》,毛泽东8.1在八届十一中全会开幕当天回信鼓励。8.5毛泽东在中南海贴出《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密集火力轰炸在北京一线主持工作的刘少奇。随后的三个月全国“破四旧”破坏最惨烈,杀人最多。
短短五个月,全国大动乱,动乱源头和指挥部却不是一个,指向的目标完全不同。指挥文革或者说借文革之名展开残酷争斗的确实有两个司令部。一个司令部动员群众矛头向上,一个司令部指引群众矛头向下。一个司令部由首脑直接指挥群众,一个司令部通过固有党政系统引导群众。一个攻击,一个防御,防御的时有反击,攻击的没有停歇,你左,我比你更左。首脑的分裂导致族群的分裂,文革中期的分派武斗,此时已种下祸根。前一个司令部指挥摧毁了固有的党政系统,后一个司令部延续“三反五反”、反右派、打击“五类分子”的历来办法,导致了“红八月”开始的阶级屠杀。五个月中,此起彼伏,互有输赢,事后看来,哪个司令部的最终胜利都是百姓的灾难。
十月后,毛泽东彻底扭转刘少奇的向下指向,指挥全国造反派向当权派夺权。刘少奇指挥的官僚系统全线崩溃、失控,打倒走资派成为运动主流。毛泽东八次接见红卫兵,号召全国大串联,实行全国全民总动员,将自己的意志发挥到极致。毛泽东动员群众之广泛深入,比刘少奇基本局限在城镇的破四旧对全国的影响要大得多。
大动员也会走到无法控制的时候,1967年7.20武汉兵谏,揭开全国武斗狂潮。7.23广州中山纪念堂武斗紧随其后。全国武斗历时三月,到十月稍为平息。但两派之间摩擦不断,直至1968年7.3、7.24布告,全国军管,收缴民间枪械,撤除武装据点,武斗才基本平息。前后三年,实算两年半,混乱无序群众性的造反运动才算收官。1968年10月后红卫兵的主力中学生1700万人陆续离开城镇,流放农村。群众性的文革失去活跃分子,可算是基本结束。1966年6月起到1968年11月,整整30个月,群众性的文革结束。1968年底到毛泽东去世的1976年,满打满算8年,斗争主要表现在上层,群众无法知晓更无法参与,完全恢复文革前位置和身份。
依据上述线索看附中文革初期,有符合的也有游离的。按照高一同学李为民自主自为的标准,随着历史的快速进程,附中红卫兵由领先广州文革运动迅速走向无为无主方向,大致在1967年7.23武斗后作为整体力量已经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