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意识是进化来的吗?

来自通约智库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人的意识是进化来的吗?

2018-02-13 09:53 来源:探索猫

按冯·诺伊曼的理论,一个系统实现了自指,它就可能在自指动力学指引下不断钻概率论中的漏洞,完成自我复制、进化和升级。对可结构化意识共识信息通过设计这样的系统,完全可以实现自指。未来人工智能的智商甚至超过人类十倍百倍,这就像人类发明的飞机火车一样,延伸着人类的特种能力。未来的爱因斯坦,来自人工智能一点也不奇怪。该视频就是说明了这一观点。当然,并不是说人就不行了,人的意识包含了两大类,其中人的可结构化意识共识让人工智能去完成,而人类未来会重点探索不可结构化意识的共识模式。

自指包含了比自指悖论更宽泛的内容。数学家克林尼证明了递归函数论中的一个著名定理:递归定理,根据它,人们可以很轻松地得到一个数学推论,系统的自我复制是可能的。之后,数学家 Kleene 得到了一种更加普适的Kleene 递归定理。有了这个递归定理以后,数学家就可以在严格的数学公理体系中玩各种各样的自指游戏。

Ziwoyishi01.jpg

作者:探索猫

人的意识是进化而来的。信息不是物质、信息也不是精神,信息是一种状态,即要么是一种序列、要么是某种自旋方向。

引言

意识,既不是物质的、也不是精神的,意识是一种信息,当你获得了某种信息,你就产生了某种意识,这种信息有的来自外部,即获得了感应信息;有的是来自内部(内部的本质是信息存储和提取,以及内部信息与外部信息的重叠相互作用产生的信息的再提取),获得了抽象信息,即我们常说的意识。信息不是物质、信息也不是精神,信息是一种状态,即要么是一种序列、要么是某种自旋方向。以下是网上几个问题的回答。

1、生命是进化而来,那么意识是从何而来的呢?它的本质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

我认为:意识,既不是物质的、也不是精神的,意识是一种信息,当你获得了某种信息,你就产生了某种意识,这种信息有的来自外部,即获得了感应信息;有的是来自内部(内部的本质是信息存储和提取,以及内部信息与外部信息的重叠相互作用产生的信息的再提取),获得了抽象信息,即我们常说的意识。信息不是物质、信息也不是精神,信息是一种状态,即要么是一种序列、要么是某种自旋方向。

我们通常所说的意识,是特指“人”的意识,更具体的说,是特指人的“抽象意识”。而我将意识的概念做了一个放大,所谓广义上的意识,之所以这样做,因为我认为意识就是一种“信息”,如果对于人来说,就是人获得了信息,也就有了意识。

广义上的意识就是“感应”,是各种尺度下物质对微观量子的感应,而且这种感应是双向的,只有双向的才叫意识。宇宙万物都有这种能力,可以从物质尺度上分成三大类:1、微观尺度上的感应,即量子之间的感应;2、亚宏观尺度物质对量子的感应,这就是生命的意识;3、整个宇观尺度对微观量子的感应,即整个宇宙就是一个“意识主体”。

现在只说其中第2类意识。亚宏观尺度下物质与微观量子产生的相互感应,从最原始的RNA对光量子的双向感应,到人类获得的“感应信息”和“抽象信息”,都是这个层次的意识。而我们常说的意识仅仅特指人的“抽象信息”。人的抽象信息能力肯定是从最原始的RNA对微观量子的双向感应能力进化而来。

Ziwoyishi02.jpg

当今比较知名的量子意识理论是与霍金一起创立现代时空理论的英国著名物理学家、牛津大学数学系名誉教授罗杰·彭罗斯在20世纪90年代,与美国亚利桑那大学麻醉学和心理学系荣誉教授、意识研究中心负责人斯图亚特·哈梅洛夫共同提出了一种量子意识模型:编制的客观还原模型(Orchestrated Objective Reduction Model,以下简称Orch OR模型)。Orch OR模型是指客观还原发生在神经细胞微管中并由此产生意识的一种量子意识模型,其核心思想是:意识是微管中量子引力效应的结果。彭罗斯认为,微管中存在着“精心编制”的量子计算,微管蛋白(tubulin)的自身振荡会使得其表面形成量子效应的叠加态。而当各态的质量和能量分布不均时,会影响各自的时空几何曲率,在量子引力达到一定的临界值时,叠加态的波函数就会坍塌。在坍塌的那一时刻,微管中就产生了意识瞬间。而连续不断的意识瞬间则汇集成了我们所称之为的意识流。不同于正统的哥本哈根诠释中认为波函数坍塌是外界观察所引起的(主观还原),彭罗斯则认为量子波函数的坍塌是量子引力所导致的,是自行坍塌,所以是客观还原。

有关意识的物理主义(physicalism)认为意识是能够在特定物理系统中发生的过程。它们的存在将表明意识是一种“涌现现象”(emergent phenomenon),其复杂行为是从很多简单的相互作用中涌现出来的。阿兰·图灵(Alan Turing)有过一个著名的证明:所有足够先进的计算机都能相互模仿。

神经学家朱利奥·托诺尼(Giulio Tononi)把这个想法推向了具体和实用,得出了一个令人信服的论点:信息处理系统若要有意识,它的信息必须被整合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换句话说,系统必须不可能被分解为几乎独立的部分才行,否则那些部分感觉起来就会像是彼此分离的意识实体。托诺尼及其同事将这一思想融入了一个复杂的数学理论,称之为整合信息理论(integrated information theory,缩写为IIT)。

然而,最近荷兰科学家的裂脑人实验发现,即便左右脑基本分开,之间几乎无任何信息交流,但左右脑仍可表现为同一个意识整体,如果这个实验正确的话,对信息整体论及其它几个意识理论将是个致命打击,因为根据信息整体论这里应有两个独立的意识才对。

就像彭罗斯一样,许多物理学家认同意识是种浮现现象,不过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通过严密的论证认为物质的现象属性无法组合,或意识不可分。这就是意识科学里著名的“组合问题”。即小的“屏幕”根本无法组成大的“屏幕”;除非“屏幕”一开始就足够大。目前,没有人能够从严格的逻辑上驳倒他,但大多学者只是认为实在无法想象自然界存在如此大的“整屏”,也无法想象如何将这个“整屏”稳定于我们大脑中。因此,许多人认为“屏幕”拼合而成或许更符合常识。

零点场(Zero-Point-Field)理论认同詹姆斯关于意识不可组合的观点,认为意识主体不可分,且认为所有意识主体为同一意识主体,为同一个零点场,即不同人的“屏幕”本质上是同一块“屏幕”,只是投射的内容或体验的内容不同而已。

人的意识的产生机制,至今仍然是最深奥的问题,脑科学的极致、顶尖处的明珠必然是意识科学。

2、当速度超过光速以后,时间会倒流,人的思想会倒流吗,还是只是时间倒流而已?

速度超光速的时候,这时人无法从中获取信息,所以根本不会出现时间倒流,意识(思想)倒流。因为我的观点,意识本质上也是人获取的信息,也就是说,意识就是信息。

Ziwoyishi03.jpg

3、关于电子双缝干涉,是否有人做过测速实验?在非观测状态下,电子以波的形式同时穿过两个缝隙,从而相互干涉,形成干涉条纹,这时电子的运动速度应该是光速。当在观测状态下,电子穿过缝隙只形成两个条文,这时电子应该以粒子状态穿过缝隙,所以速度应该小于光速。如果测速实验证明两者速度不同,那也说明了,观测的"意识"可以将电子从波动状态转化为粒子状态。从而为我们揭开了波粒二象性相互转化的面纱。

这个想法非常好。电子在不观测的时候,以波的形式穿过双缝,这个速度我觉得有可能是超光速,而不是光速,因为此时没有信息。而通过观测时的电子经过双缝,此时已经获得了电子的信息,其速度一般是略低于光速。

测量速度,应该可以在实验上进行。超光速也是可以间接测量的。我原来甚至想过通过双缝实验,可以测量量子纠缠的速度。

4、如何判断下一个伟大的“现象级”商业模式?

一个项目最核心的数据就是:单位时间、单位资金获取用户的数量,或者说用户数到达总人数的5%用了多长时间、多少资金。这是一个基准,各类商业模式进化的方向就是这个基准数据越来越高,这个基准数据越来越低的项目是忽悠型项目。下一个伟大的“现象级”商业模式,一定是用户数到达总人数的5%用了多长时间、多少资金,看这个数据的进化。达不到5%,那连物种形成的临界点都过不了,达到了,要看数据比旧商业模式是否进化、提高。

其实判断进化还是退化很简单,就是看共识和临界点,比特币早期如果不过临界点,也可以认为是骗局,过了临界点,物种已经成型,这时就不同了,可以说这时实际上已经飞跃到一个新的层面。很多时候,东西本身有熵减特性,但还有一个关键要素就是数量,数量到了,你想扼杀也没用。

比特币早期投资者Pantera Capital创始人兼CEO Dan Morehead认为,比特币价格将在未来几周回升,通常比特币熊市的平均时间是71天,而此次已经持续53天;比特币已经从最高点下跌64%,也正好符合过去七轮熊市的平均跌幅。

2013年4月,一位特殊的年轻人敲开了杨林科的大门,他称自己是比特币中国的用户,并要求加入公司。这位年轻人——李启元,毕业于美国斯坦福大学,曾经在雅虎担任高级工程师8年,并在沃尔玛中国电子商务担任要职,并且是后来莱特币创始人李启威的哥哥。 比特币持续的火热行情,让越来越多的创业者进入数字货币交易所领域。2013年3月,历经几次创业失败的清华高材生李林进入这个领域,创立火币网。2013年6月,连续创业者徐明星带领Okcoin币行上线,并在当年年底完成了国内比特币领域的最大额的A轮融资6000万美金。一夜之间诞生了几十几家交易平台。

张首晟教授说:互联网第一波只是交换信息,但到了第二波希望能够交换价值,因为价值的核心就是要大家有一个共识。提出来的算法是通过一些 Hash 函数的计算,这虽然看起来是浪费了一些周围世界的能量,其实得到了一种更可贵的财富,也就是共识。区块链的共识系统有点像生命系统本身,自己的熵在减弱,它达到了共识,但使得周围的系统熵变大。这是一个代价,但相比别的系统来讲,这个代价还是非常小。一旦我们有了共识之后,就会有一种信任,人和人之间会有一个新的合作机会。所以,我把这个新的时代称为:我们的信念是建筑在一个数学的算法上面,In math we trust。

有人问,你把上帝换成了数字,难道科学仅仅只是一种可笑的信仰吗?这个提问者就是把共识只限定在信仰模式,实际上也限制了自己的认知。我把共识分成感应信息的共识和抽象信息的共识,宗教、概念共识都是抽象信息共识;经验认知是感应信息共识。科学,本质上也是感应信息共识,不仅仅科学理论的基础来自感应信息,即使是数学、方法论这样的思维工具的共识,本质上也是源自经验,经验的自然是感应信息共识。

探索猫所有文章基于如下逻辑:意识本质 —>个人意识 —>群体意识(意识形态:巫术、宗教、哲学、科学、未来某种形态)。关于意识的本质,探索猫认为意识就是“感应”,是各种尺度下物质对微观量子的感应,而且这种感应是双向的,只有双向的才叫意识。宇宙万物都有这种能力,可以从物质尺度上分成三大类:1、微观尺度上的感应,即量子之间的感应;2、亚宏观尺度物质对量子的感应,这就是生命的意识;3、整个宇观尺度对微观量子的感应,即整个宇宙就是一个“意识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