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上学的少年-於杨

Yuyang001.jpg
  於杨的生活有些改变。
  最近这段时间,他常在早上6点半起床,骑车到大学听数学课。这对习惯于每天九十点钟起床的於杨,是一件比较辛苦的事。没有几个中学生,能享受到每天这么晚才起床的“福利”,而於杨例外。

更例外的是,这个今年16岁的孩子,已经整整自学了6年。从小学5年级开始,於杨的“教室”,就从学校搬到了家里。而且,当同龄人正在为高考拼搏时,於杨已早早获得免试入学资格。
  自学重点:
  数学+英语
  於杨爸爸在听取了於杨意见后,终于同意接受采访。
  看上去,於杨与同龄的男孩没什么两样。毛衣、牛仔裤,清秀的脸上有着青春痘的痕迹。喜欢流行歌曲、网络,也喜欢CS游戏、篮球。
  然而,这个孩子很久都没有按部就班地去学校上学了。1998年5月,小学四年级的於杨参加了当时上海水平最高的小学数学竞赛“新加坡小学数学竞赛”,获二等奖。中年得子的於先生,在儿子身上看到了数学天赋。当时正好由于搬家,转学的事一时间处理不好。他便以此为契机,让孩子在家学习,由自己负责课程设计与培养目标。他总共用了10年时间,完成了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的学科过程。
  在自学期间,於杨获得了一系列数学竞赛荣誉,包括可获免高考保送大学资格的“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等奖,他是当时上海惟一获此奖项的高一学生。现在,於杨已经自学完成了大学数学专业一二年级的课程,包括《数学分析》、《空间解析几何》、《高等代数》等。
  英语是於先生第二个学习重点,仍然是自学。去年,於杨3次参加托福考试,考分由530分提高到593分。对于一个只学了两三年英语的孩子而言,这是个惊人的速度。
  “家庭学校
  效率更高”
  走进於杨的家,就会发现,在这个家庭中,孩子学习的痕迹无处不在。餐桌旁的墙上,贴着化学元素周期表;阳台上的玻璃柜里,收藏着他从小到大的课本和习题本;家中阳光最好的一间房,辟作他的书房,有整整一面墙的书柜,摆满各种书籍。
  认为自己“偏理性、偏内向”的於杨,表示更喜欢在“家庭学校”学习,理由是效率更高。“我每天睡到九十点钟起床,学到中午12点。下午1点学到6点,中间有1个小时体育活动。吃了晚饭后学到8点,然后看看电视、上上网,10点睡觉。”
  这个家庭,并不想把孩子管得太死。於杨的房间里,塞满了男孩子喜欢的电脑、游戏机、电视机等。这两年,於杨又迷上了篮球,经常与网友约好去体育馆打球,周末还常参加外国朋友们的野营活动。一向很喜欢流行音乐和唱歌的於杨,现在又想学声乐了,於先生正在寻找合适的声乐老师。
  “有些教育专家认为,现行的学校体制,有可能扼杀孩子的天性。我们采取这样的教育方式,虽然压力很大,不过学习效率比较高。”父亲每天最主要的任务是指导和配合孩子自学。为此,於先生买了很多数学、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籍,给自己充电。“我觉得,这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双向互动的,但导向又十分明确的个性化构建过程,父子双方都提高了学习能力,这是‘家庭学校’的最大收获。”
  “社会课程”不能丢
  对于孩子的培养方式,在於杨家里曾有过分歧。身为大学教授的母亲,则担心孩子脱离集体环境后,对他的“社会化”成长与人格培养有负面影响。於杨的父亲坚定支持孩子的选择,并对国外“家庭学校”的教育方式很感兴趣,鼓励孩子走爱迪生自学成才的道路。
  为了补上孩子的“社会课程”,於杨的父母鼓励他走出家门,与同龄人多交往。在上海,有许多外国家庭的孩子也在家上学,於杨作为惟一的一个中国孩子,与他们举办轮流的家庭聚会,每周都要在一起学习一两次。
  对於杨将来的发展方向,於杨父母也设想了多种可能。於先生认为於杨在组合数学方面已表现出某些天赋,希望他将来能够进行组合数学及应用方面的研究。“当然要看孩子将来的实际情况,才能作最后决定。我是希望他将来能为人类文明作出一点贡献,比如基因结构分析、组合代数,计算机软件、符号经济等,这是我为他设想的研究方向。”
  偏科的担忧仍存在
  从1994年起停薪留职的於先生,在孩子身上几乎倾注了全部心血。於杨从小学起做错的数学题,於先生都用小楷工整地抄下来,给孩子复习用。於先生以前是学电子的,妻子是大学教授,两人对於杨的各种兴趣爱好,采取疏而不堵的方式。钢琴、拉丁舞,只要於杨喜欢,尽量让他尝试。
  令人担心的是於杨的偏科。於先生深信钱学森的这句名言:数学是一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因此,於杨一直钻研的都是数学这一门学科,而偏废了其它科目。如果不是希望能出国深造,说不定现在於杨的英文水平,还停留在小学阶段。
  对人们的担心,於先生有自己的说法。“当今,生物学、经济学,以及物理学、化学和其它工程技术的发展,已经使数学和外语成为最基础的学科。所以,我们先让於杨达到大学数学本科的能力和相应的外语能力,其它学科则凭兴趣任其自由浏览和选择。再说,我也不干涉於杨看其它的东西,有一段时间,他特别爱看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
  这也是“家庭学校”才会出现的情况。在国外,有很多有特殊需要和特殊个性的儿童选择了“在家上学”。据统计,欧美“在家上学”的儿童超过200万。目前,在美国的许多地方,“在家上学”被视为合法,前提是家庭必须保证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同时,有专门的网站提供相关服务。
  而於杨现在所在学校———华东师范大学二附中的校长何晓文也表示:“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得到最充分的发展,学校应该允许孩子作出选择。”
  不管怎样,人们对这种独特的教育模式,对於杨的未来,都拭目以待。



  链接
  欧美:200万少儿在家上学
  欧洲最大的私营电视媒体集团RTL公布的一项调查表明,欧美在家上学的儿童已经超过200万。曾在20世纪之前一直占儿童教育主导地位的家庭教育,如今似有“卷土重来”之势,渗透主流教育方式中。仅美国,就有86万儿童在家上学,而10年前为35万;在德国,在家上学的孩子的数量也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在这些家庭中,近80%为两个以上孩子的家庭,且父母往往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在美国,“让孩子在家上学”,在50个州都是合法的,只不过每个州相关的规定有所不同。在纽约州,如家长选择让孩子在家上学,必须通知他们所在的学区,并登记教学计划,不仅每季度要汇报学习情况,每年还要提交评估材料,方式可以是标准化考试,也可以是成长档案袋。很多家长还会联合起来共享他们的教育资源,比如建立电子图书馆系统,让有孩子在家上学的家长可以在网上预订图书。很多出版社还推出多种专门教材。


  新西兰:“家庭学校”增一倍
  目前,新西兰约有3437个家庭的6076名少儿在家里接受教育,比10年前增长一倍。仅去年一年,就有1705名家长向教育部申请在家教育自己的子女。一些申请者主动列举他们这样做的原因,其中包括孩子在学校会受到欺凌,以及对孩子所在学校表示不满等。申请在家上学的学生中,15曾遭到学校驱逐。新西兰教育部通过教育审查局对在家上学的学生实施监管。在过去10年,该部曾24次取消学生在家上学的许可。


《华东新闻》 (2004年06月11日 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