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东论文《清华附中高631班》全集

来自通约智库
江南仁讨论 | 贡献2024年5月18日 (六) 09:03的版本 (创建页面,内容为“摘要<br> 清华附中是红卫兵的发源地,本校第一个红卫兵组织诞生在红卫兵运动在全国大规模开始之 前。高 631 是清华附中 196…”)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摘要
清华附中是红卫兵的发源地,本校第一个红卫兵组织诞生在红卫兵运动在全国大规模开始之 前。高 631 是清华附中 1963 级高中 1 班。本班早在文革开始之前就形成了干部子弟和平民子弟的 群体区分,并且一直保持到当下,至今仍有不同出身的同学拒绝与对方交往。基于此,本文基本 观点为:在阶级政策的引导下,处于学校竞争性环境的学生群体受到偶然事件的激发,产生了最 初的群体认同,并在政治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在文革中最终形成冲突性群体,对群体冲突和暴力 的社会记忆维持了群体凝固,导致派性的延续。
本文主体分为三个部分:文革前的校园生活,文革中的派性斗争,文革后上山下乡、返城及 以后的工作、交往。
高 631 班的群体冲突的产生与本校的一些独特教育实践和理念有关。
首先是分班。本校因为依托清华大学,较早进行教育改革试点,开办预科班即是当时重要措 施之一。1964 年设立第一届预科班在学生中引起了很大争议,主要原因在于预科班选拔过程中, 学校既没有公布择优标准,也没有进行统一的分班考试,这成为干部子弟和平民子弟不满的最根 本原因。
其次因为强调全面发展,在教育理念上与阶级路线有天然的冲突。清华附中非常重视学生的 体育锻炼,文体成绩被作为衡量学生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成为大家竞争的竞技场。这与阶级路线 强调的出身优先有内在冲突。
本班入团争论激烈。因为受到阶级路线的影响,本班发展团员过程中干部子弟和平民子弟分 别强调阶级路线的不同方面:干部子弟强调出身,平民子弟强调表现,双方争论激烈,群体对立 意识非常强。
清华附中学生群体意识的形成还受到偶然事件——娄熊事件的影响。因为学校处理不当,一 起普通的同学打架事件被上升到平民子弟对干部子弟阶级报复的高度,这引起了广大平民子弟的 不满,争议的结果也促进了干部子弟的群体自觉。受此事件的影响本班很早就产生学生群体的分 化。这成为一个重要的结构性特征。
在普遍强调阶级政策的年代,清华附中执行了比较激进的阶级路线,干部子弟总体受到学校 的优待,这成为学生群体不公感受的另一个来源。
因为以上结构性特征和事件的存在,高 631 在文革之前就已经形成了学生群体分立。
文化革命中清华附中学生群体的斗争不但没有消解,反而变本加厉。初期的斗争在于造反和 保皇。本班学生按照出身各自站队,形成对校领导不同的态度。清华附中的派性斗争导致一部分 同学在文革初期打成反动学生,并在红八月过程中遭受集体暴力,这成为影响本班同学关系至今 无法弥合的裂缝。清华附中校园斗争的结果是 1968 年 5、6 月间,四三派同学和老红卫兵、四四 派同学之间的校园武斗,双方各自占据一栋校内楼房,对峙近一个月。这是中学文革中比较少见 的情况。武斗双方骨干中都有本班同学。
1967 年年底开始,本班同学陆续奔赴外地,从去向选择上,出身有一定影响,尤其在脱农和 返城方面,不同出身的同学境遇有一定的差异。大家回城后的交往一直很难跨越派别界限,派别 意识浓烈。
本文集中讨论了四个问题:
预科班分班的影响:标准模糊和非公开成为引起不同出身同学不满的根源;相对地位对群体 关系的影响:无论是干部子弟还是平民子弟同学都在学校感到双重剥夺——针对个体的剥夺和针 对群体的剥夺——这成为学生引起群体不满的另一个重要因素;社会认同对群体关系的影响:学 生围绕出身的群体划分产生内群认同和外群排斥,在竞争性环境下隔阂与冲突无法消解;记忆的 影响:暴力记忆和情绪导致的记忆扭曲进一步阻隔了群体和解。
关键词: 红卫兵 派性 认同 相对地位 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