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若冲:走出GDP数说中国的误区”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通约智库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第178行: 第178行:
 
亿元,经过
 
亿元,经过
 
27
 
27
的高速增长
+
的高速增长后,
 +
2004
 +
年的
 +
GDP
 +
达到人民币
 +
13.65
 +
万亿元。
 +
 +
 +
我们简单以中位数大致计算
 +
27
 +
年的
 +
GDP
 +
总和是
 +
189.76
 +
万亿元,
 +
这个数因为外资
 +
的介入是要缩水的。
 +
各位看看,这与毛时代
 +
的初步投资估算
 +
3000
 +
万亿,差距有多大?
 +
简直没法比!
 +
3000
 +
万亿相当于
 +
15
 +
 +
189.76
 +
万亿。同样是
 +
27
 +
年,就有
 +
15
 +
倍的差距!何
 +
 +
3000
 +
万亿我们是按当时的
 +
投资
 +
计算的,
 +
还不是产出。也都是中国人自己的钱,没有
 +
外资。
 +
如果详细计算,
 +
建国初的那
 +
27
 +
前创
 +
造的经济价值,用现在的算法来算,令所有
 +
人都难以置信!
 +
 +
 
 +
由此可知,
 +
GDP
 +
这种计算方法根本反应
 +
不了毛时代的经济成就。我为什么说用
 +
GDP
 +
衡量一国经济的方法是不科学的呢?理由
 +
如下:
 +
 +
 +
一、
 +
GDP
 +
的算法存在先天不足。
 +
它在计
 +
算中使用了两种不同的标准,对基础设施建
 +
设用
 +
投资
 +
计算,而工农业商品生产用
 +
产出
  
  
 
[https://galaxy.9yuntu.com/doc/CAvvWbqnhYByhe2HEeYXWV?yuntuFrom=friend58&rand=QCZ5 张若冲:走出GDP数说中国的误区]
 
[https://galaxy.9yuntu.com/doc/CAvvWbqnhYByhe2HEeYXWV?yuntuFrom=friend58&rand=QCZ5 张若冲:走出GDP数说中国的误区]

2019年12月27日 (五) 00:55的版本

张若冲:走出GDP数说中国的误区

走出 GDP 数说中国的误区

张若冲


最近央视的一张经济增长曲线图又将 GDP 推上了风口浪尖,我们今天就来专门说 说 GDP 。 GDP 是“国内生产总值”的英文缩 写,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由联合国和世界银行 推行。 GDP 这种计算经济的体系,学术界多 有争议,网上更是声名狼藉,有人干脆直呼 “鸡的屁”,轻蔑之意溢于言表。


为什么有争议呢?因为它并不是一项 科学的经济指标。这套系统存在天然缺陷 , 它计算使用双重标准了;对内资外资不加区 分,混为一谈;也不能反应生产的成果—— 利润的去向;更不能表现经济质量。


GDP 大的国家并不一定就是强国,比如 我国大清朝 ,到嘉庆时中国经济总量还是世 界第一,当时大清 GDP 在世界经济的地位甚 至超过今天美国的地位。可是, 这样一个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却抵挡不住一个岛国的几 条炮舰! 而 1900 年八国联军只区区两万多 人就攻陷了首都北京! 一个 GDP 绝对第一的 泱泱大国竟然不堪一击,你说 GDP 第一有何 用?


若冲这样泛泛而谈,可能有人还是不能 信服。那我们就举两个例子:

从 1949 年到 1976 年,我国共修建铁路 28130 公里,总投资才区区 675.73 亿元。这 点钱今天能干什么?完全修建在江汉平原 上的汉宜铁路全长 292km ,总投资就达 237.6 亿元,其三倍不足 900 公里,投资已经超过 675 亿元;宜宾新市至攀枝花沿江高速公路 总长不过 451 公里,总投资就达 826 亿元, 也超过 675 亿元。这就是说, 毛时代近 3 万 公里的铁路总 GDP 竟然不如今天一条 451 公里的高速公路! 不要说那些铁路中有些线 路还是世界铁路史上的奇迹 ,如成昆铁路、 鹰厦铁路等等。


这是一笔什么账?现在若新建三万公里铁路,光动迁费可能就要上万亿!如今的 铁路混改有考虑这些潜在的价值吗?


第二个例子。 毛时代新修 8 万多座水库, 每座平均就算 30 个亿,也得 240 万亿! 建 一座水库 30 个亿不多吧?现在建恐怕仅仅 土石方就远不止这个数,你看一个三峡工程 投资近 6000 亿, 30 个亿建座水库就可想而 知了。


8 万多座水库的投资花了多少?只有当 时整个投资的 7.8% 。如果只占 7.8% 的 8 万 座水库投资算 240 万亿,那么 100% 是多少? 3000.77 万亿元! 改开 GDP 最多的一年 2018 年的 GDP 是 90.03 万亿,而 整个改开四十年 加起来也远远不够 3000 万亿!


如果是用改开初的 27 年与建国初的 27 年作比较将更说明问题 。从 1979 到 2004 年, 经济每年平均增长 9.4% ,这是所谓中美“蜜 月期”十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期。 1979 年

GDP 是 4062.6 亿元,经过 27 的高速增长后, 2004 年的 GDP 达到人民币 13.65 万亿元。


我们简单以中位数大致计算 27 年的 GDP 总和是 189.76 万亿元, 这个数因为外资 的介入是要缩水的。 各位看看,这与毛时代 的初步投资估算 3000 万亿,差距有多大? 简直没法比! 3000 万亿相当于 15 个 189.76 万亿。同样是 27 年,就有 15 倍的差距!何 况 3000 万亿我们是按当时的 投资 计算的, 还不是产出。也都是中国人自己的钱,没有 外资。 如果详细计算, 建国初的那 27 前创 造的经济价值,用现在的算法来算,令所有 人都难以置信!


由此可知, GDP 这种计算方法根本反应 不了毛时代的经济成就。我为什么说用 GDP 衡量一国经济的方法是不科学的呢?理由 如下:


一、 GDP 的算法存在先天不足。 它在计 算中使用了两种不同的标准,对基础设施建 设用 投资 计算,而工农业商品生产用 产出


张若冲:走出GDP数说中国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