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共有制”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通约智库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创建页面,内容为“ 大同共有制,主张劳动与资本的利益平衡,在既有的资本法权基础上,确立了劳动法权概念,提出以“劳动法权”为依据...”)
 
2个标签mobile editmobile web edit
第1行: 第1行:
     大同共有制,主张劳动与资本的利益平衡,在既有的资本法权基础上,确立了劳动法权概念,提出以“劳动法权”为依据的、劳动者天然享有公司净利润的分配权。值得强调的是,在具体操作上,员工基于劳动法权的权利所获得的该年度净利润分配部分,不能用分红的方式直接货币分配掉(货币分配了就成为消费物资消耗了),而是必须转为员工资本股权,介入下一年度经营才能获得长期分配权——劳动法权与资本法权统一,劳动法权融入到资本法权体内。只要公司不倒闭,劳动者曾经的贡献就永不会消失。此方案既能适用于劳资合作的新公司的股权设计,也可适用于传统私有制公司的良性改造。贡献者:皓月当空、一枝枫叶、李勇明、李保华、牟子庭萱
+
     大同共有制,主张劳动与资本的利益平衡,在既有的资本法权基础上,确立了劳动法权概念,提出以“劳动法权”为依据的、劳动者天然享有公司净利润的分配权。值得强调的是,在具体操作上,员工基于劳动法权的权利所获得的该年度净利润分配部分,不能用分红的方式直接货币分配掉(货币分配了就成为消费物资消耗了),而是必须转为员工资本股权,介入下一年度经营才能获得长期分配权——劳动法权与资本法权统一,劳动法权融入到资本法权体内。只要公司不倒闭,劳动者曾经的贡献就永不会消失。此方案既能适用于劳资合作的新公司的股权设计,也可适用于传统私有制公司的良性改造,甚至公有制集体经济的改造。贡献者:皓月当空、一枝枫叶、李勇明、李保华、牟子庭萱
  
 
     大同共有制的算术表述:
 
     大同共有制的算术表述:

2021年4月19日 (一) 12:41的版本

   大同共有制,主张劳动与资本的利益平衡,在既有的资本法权基础上,确立了劳动法权概念,提出以“劳动法权”为依据的、劳动者天然享有公司净利润的分配权。值得强调的是,在具体操作上,员工基于劳动法权的权利所获得的该年度净利润分配部分,不能用分红的方式直接货币分配掉(货币分配了就成为消费物资消耗了),而是必须转为员工资本股权,介入下一年度经营才能获得长期分配权——劳动法权与资本法权统一,劳动法权融入到资本法权体内。只要公司不倒闭,劳动者曾经的贡献就永不会消失。此方案既能适用于劳资合作的新公司的股权设计,也可适用于传统私有制公司的良性改造,甚至公有制集体经济的改造。贡献者:皓月当空、一枝枫叶、李勇明、李保华、牟子庭萱
   大同共有制的算术表述:

  通过计算,大家可以直观地看到员工股权是怎样在劳动股权的基础上逐年增长的。强调一下,劳动股权是一个恒定值(30%是一个建议值,也可以设定20%,或50%,由企业内部协定),增长的部分是员工资本股权。

  大同共有制公司的股权关系如下:

  30%(劳动股权)+70%(资本股权)=100%

  员工股权=30%(劳动股权)+员工资本股权*70%

  资产者股权=资产者资本股权*70%

  我们具体设置一个参数计算一下哈!(为了简便,股份都按照净资产计算)

  对一个净资产为1000万的公司进行大同共有制改造。假定公司净利润率为20%,公司以劳动为依据将税后利润的30%以股份配给的形式分配给员工,资方将剩余利润的50%用于分红,另50%用于积累。那么第一年后的股权结构如下:

  公司净利润200万

  员工获得分配的股份200万*30%=60万

  资方股份1000万+200万*70%*50%=1070万

  公司总股份1070万+60万=1130万

  员工股权30%(劳动股权)+(60万/1130万)*70%=33.7%

  资方股权66.3%


  第二年:

  公司净利润1130万*20%=226万

  员工获得分配的股份226万*30%=67.8万

  员工股份67.8万+60万+226万*70%*50%*(60万/1130万)=132万

  资方股份1070万+226万*70%*50%*(1070/1130)=1144.9万

  公司总股份132万+1144.9万=1276.9万

  员工股权30%(劳动股权)+(132万/1276.9万)*70%=40%

  资方股权60%


   第三年:
   ……请大家继续验算下去,可以看到,员工股权在不断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