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军捷:從五四百年看香港青年工作

来自通约智库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首页>用户>本用户 条目>香港问题:个人观点>用户:吴军捷


2019-04-02

  一百年前, 雖經洋務運動、戊戌變法,中國仍然被列強逼至几乎亡國,出路何在?  ”海歸"的[五四]領袖們認為向強大的敵人學習才可自立, 以為學不好的原因只是未清空自己的文化底子。他們發起了新文化運動, 宣揚從西方引來的民主與科學,要”打倒孔家店” , 否定中國傳統文化,有人主張”全盤西化”。這不能不說是救亡環境下的矯枉過正, 影響至后來, 還出現了悲劇。 但[五四]先賢們又是偉大的, 他們那种抗拒外侮, 關心國是, 以天下為己任的承擔精神, 其實也是傳統文化所養成。后來即使當年力主”全盤西化”的胡适,也修正提法為“充分的世界化”“全力的現代化”。 他贊同吳虞” 打倒孔家店”, 但晚年又強調中國文化對世界貢獻的四件大事: 一是老子主張的”天道”、 二是孔孟的自由主義教育哲學、三是秦朝集體主義的成功,四是漢代的無為而治。 共產党人更經歷了艱難探索, 努力用中國的方式去踐行馬克思主義。 一百年了, [五四]先賢及其后繼者在中西文化的沖突中, 吃盡了西方老師的苦頭。可以說, 直到今天,才真正認識了自己, 認識了世界, 開始自覺自為地走在一條非中非西,亦中亦西; 非古非今,亦古亦今的中國道路上。

  中國古人主張效法天地, 天圓地方, 這种核心哲學思想在幾千年大一統的民族融合中, 孕育出天人合德的義理道統, 民惟邦本, 禮義亷恥, 追求天下一家理想等核心价值。形成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德倫理修養鏈。中國人基本上不是單為自己活著, 要對祖先負責, 對后代負責, 這种恒久信念是中國人的精神寄托, 也是對 ”你是誰,?你從哪里來? 要到哪里去?”天問的現實回應, 這種獨有的歷史感是中國歷經無數災難, 頑強不死的遺傳密碼,是中國人安身立命,國運長久的精神指引。西方人認為人人都有缺陷,都需要救贖,基於人的罪性理解,在近代產生了批判精神丶權力制衡, 以及科學丶法治等西方文化的理性觀念, 文藝复興后經過工業革命形成了強大的西方文明, 在對外擴張中,打敗了落后的東方。[五四]啟動了中國先進分子對中西文化碰撞的深刻思考, 開始了中國傳統文化對外來文化的又一輪吸收揚棄。我們有必要也有條件靜下心來, 深刻反省, 超越[五四]的對立格局, 再造我們的新文明, 這也是一項偉大的工程。

  一百年來, 中國上演了無數惊天地, 泣神鬼的歷史大劇,走向了現代化。 但今日我們分明又處在一個文明轉換的歷史關口,原因是我們開始強大。按照预测,中国在2030年GDP规模会超过美国 ,大约在2021年,中国的人均收入会進入高收入国家门槛, 這給世界霸主的美國帶來恐慌。過去,任何一個國家的經濟達到美國的六成都會遇到刼難,如日本、蘇聯。川普最近在國情咨文中聲稱戰胜了共產主義,他認定中國以國家集權之力發展領先產業,對資本主義的私人企業是不公平競爭,把中國的社會主義做法視為對人類文明的威脅,把中美关系作為两种价值观、文明与野蛮的对立看,要糾集世界主要國家抵制、圍攻中國。

  中美之爭,也是文化的碰撞。美國代表的西方文化遵循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 由于美国科技能力和军事实力仍占极大优勢,憑借其对世界規則的話語權,對现代化模式唯一性(即西方模式)的先验认定,以及对民主包治百病的浪漫式宣傳,在文化軟實力中仍占世界主流地位,企圖以救世主的姿態 ” 替天行道” ,碾壓中國,保護其霸主的溢價利益。在嚴峻的國際環境中, 中國能否以”人類命運共同體” 的理念說服美國? 能否憑籍自己的實力繼續頑強崛起?還是被逼閉關、與世隔絕?或者在可能的新冷戰中戰敗,經濟倒退、被肢解? 這都值得我們深思,尤其是關心未來命運的青年深思。

  談起香港青年,不能不触及到一些最根本的問題:

  首先是我們憑什麼” 教育” 青年? 然后, 什么才是有效的” 青年工作”?

  在一國兩制下的香港,我們如何界定青年的理想目標?是以個人主義為取向的成功,還是以集體主義為取向的奉獻? 在處事中,應取商業的利益交換原則還是社會公義的堅守?在日常生活中, 是循傳統的中國風俗習慣? 還是行歐美日韓生活方式,時尚和傳統如何結合?在中國與外部世界利益沖突吋, 香港的定位如何? 青年的取向如何? …… 這些都不是只講一句” 愛國愛港” 能解決的。

  面臨變幻的現實, 我們要給青年一個實際致胜的世界觀、价值觀作精神指引。

  實際上,青年不是被”教育”的,我們必須老老實實地承認,我們對飛速發展的世界知之很少,在某些資訊方面不及青年。馬克思主義要不斷中國化,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 習近平思想的宣傳還要進一步完善。我們對中國的傳統文化還缺乏有效的梳理, 宣傳的原則不應只是貼在牆上, 停在口上的簡單口號, 應是真正從心里流露出來,自己會去做的, 不是只希望別人去做的。理論不徹底, 就沒有征服人心的力量, 敵不過別人經營多年, 有經濟、社會制度支持的意識形態。中國正處於几千年未有之大變局, 香港也在風口浪尖, 時代呼喚為往圣繼絕學的大手筆,才能帶引青年。

  必須真正地了解香港青年所處的生存環境, 他們的所憂, 所需, 所想, 所向往, 然后盡可能去成全他們。而不是主觀地要青年怎樣怎樣,必須有這樣的糸統調查研䆒。

  現在一提青年工作, 好像就是惟有做內地交流才行, 實際上更需要的在是把培育青年民族感情、國家歸屬感的責任在香港本地擔起來。要好好利用本地的教材, 培養青年從愛家愛社區, 愛香港做起, 不能平白把本土的大旗送給人家。

  從根本上說, 教育青年是整個社會的糸統工程。有幾點建議:

  1. 利用香港對於傳統文化保存較多的優勢,例如辦好饒宗頤紀念館, 把傳統文化精華表現到极致, 并摸索出吸引青年人參與的方法。希望辦出一個立足中華傳統文化根基, 遵循现代文明规律, 修正现代文明缺陷,創建超越西方文明的新學的試驗苗圃。
  2. 運用香港新界鄉間的廣闊空間,對民風民俗的保存,抗英抗日的遺跡,創辦香港歷史文化的鄉村營地。讓年輕人在回歸自然,重溫歷史中純潔心態,厚植對吾鄉吾土的感情,才是愛港愛國的基礎。
  3. 用青年喜聞樂見的方式,例如組辦青年電影節, 組織欣賞丶分享各地正能量電影, 協助靑年用微電影方式,記錄自己所見所聞所感,讓其有所表達,尋求自己的存在感和自我角色。并通過了解青年動向, 恢复香港電影地位,用影像方式實現意識形態的有效傳遞。

  香港青年工作欠債甚多,有些人借青年工作之名各有所圖, 只放煙花, 不去深耕細植。可能要花一二十年, 才能牢固地樹立正氣。

  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太空有我們可能棲身的未知世界,月球上可能有人類的萬年能源。萬米深海下有無需太陽光合的生物, 也可能因此改變人類的生存模式。中國在可控核聚變上的率先突破,或許使我們跨入超越現代的新台階。量子力學更可能顛覆了我們的時空觀, 改變了唯心唯物的哲學認知, 使人類意識永生成為可能。人類的前景絢爛多彩, 中國是趕上了幾千年難遇的好時光。香港更幸運, 這裡是中西文明融合的典範之地, 一國兩制和粵港澳大灣區更為香港青年開拓了極大的空間。當我們回顧五四百年的時候, 正如錢穆那樣 “附隨一種對其本國已往歷史之溫情與敬意。” 自然生出五四先賢的那種“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的道德責任。

  香港青年, 莫辜負了今日好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