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效应”、“天之道”与“人之道”

来自通约智库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马太效应”的理论出自《圣经》“马太福音”中的一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馀,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去。”(Whoever has will be given more, and he will have an abundance. Whoever does not have, even what he has will be taken from him.)这句活在以基督教为主流宗教信仰的西方社会被高度认同,科学家罗伯特•默顿则最早对其进行科学的分析,提出了“马太效应”的理论学说。这种奖励胜者的状况无论在市场还是其它可以分出胜负的地方都有体现。一次竞争中的胜者占据了有利的位置,在下一次竞争中更容易取得优胜。在教育界,教育教学质量好的学校和教师有挑选学生的主动权。由于学校教学质量好而使学校成为重点,由于教师的教学质量高而使他的班级成为重点班,比较好的学生集中在这里,又为学校、教师出成绩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好学生往往倍受关注,多受表扬,有更多的发展机会,而有问题的学生则常常得不到应有的帮助。记得小时候,自己特别喜欢涂鸦,老师、家长还夸我涂得好看,这一表扬,自己就涂得更欢,后来老师就叫我帮忙出墙报,稍大了就成了班里、级里、系里出墙报的骨干,那时出墙报经常利用劳动课,这样别人去劳动,我就常留下来出墙报,那时的学校宣传墙报比较多,这样从小学到大学,不知多了多少画画机会,后来我的绘画水平到了可以为教授们的专著绘制插图的水平,这也就是“马太效应”了。在市场经济领域,“马太效应”更加直接和灵验。我们这些从曾经是以减少贫富差异,走共同富裕道路的计划经济为国策的社会走过来的人们,对市场经济的“马太效应”的感受更为深刻。中国自改革开发以来,由于市场经济的优胜劣汰所决定,加上政府的“先富先光荣”的政策引导,使“马太效应”大显威力,贫富、强弱差距迅速拉大。放眼未来,“马太效应”,这一西方上帝制定的律法还将可能使决心、急切向西方人学习的国人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富者越富、穷者越穷。
  然而,当我们用辨证的思想方法看待“马太效应”,就会发现它有不灵验的时候。如果按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富者越富、穷者越穷的“马太效应”,那全世界的绝大多数的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如盖茨、戴尔等也就不会出现了。在毛泽东的时代里,随着解放的炮声,所有全国的农村大富人一律全都变成了穷人。这都是“马太效应”不能解释的。请注意《圣经》中“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馀,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去。”这句名言的前一句话,耶稣煞有其事地对信徒说的“天国的奥秘,只叫你们知道,不叫他们知道。”但看来盖茨开始是不知道或不相信这天国的奥秘的了,否则哪能成了世界首富。当然现在他大概相信了,因为他希望越来越富有。
  讲起“天国的奥秘”,倒是我们的老子圣人说的精辟、透彻。《老子》第七十七章有一段话,“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哈哈,俺老子一语道破,原来“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馀”仅是人之道,不是天之道,不是天国的奥秘。是那些看不透天国的奥秘的,尚未悟道的人们所遵循的法则、律例。细想也是,若没有人间欲界衣食男女的“上帝”的“奉”,去遵循中国的人之道,西方的天国的奥秘,富者何来越富。
  老子的思想是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念的根,有着明显的“均贫富”愿望。想想中国历史上的每次农民革命,最得人心、具有号召力的口号就是“替天行道、杀富济贫、均分财产”。想想新中国革命的胜利,最主要的是毛泽东旗帜“消灭剥削,共同富裕” 得多数人心所致。
  老子《道德经》中的“天之道” 与“人之道”,道出了事物发展的机会和转化的辨证关系。也道出了有馀时应持的正确心态,即所谓“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但这个世界上毕竟圣人少,凡人多,人间行“人之道”的是主流,然天道不可逆,天道是人心的最终归属。故顺应于“天之道”,而驾驶于“人之道”,也谓“天人合一”了。